Saturday Jul 27, 2024

2017年考研详细备考时间表及规划明年考…来自山东大学-微博(2017年考研成绩还能查到么)

2017年考研详细备考时间表及规划明年考…来自山东大学-微博(2017年考研成绩还能查到么)缩略图

??图片

今天,小编为大家梳理了新闻学、传播学和新闻史中的重要人物。熟悉他们,有助于大家对整个学科的把握。此外,这些人物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点,也是每年考试的重点,需要大家熟记。现在正值暑期第一轮背书,建议同学们直接打印背诵。话不多说,咱们直入主题。

图片

新闻学

01

马克思、恩格斯

真题导航:

1.马克思办报历程(简答题,华中科技大学450,2020)

2.报刊的有机运动规律(简答题,华中师范大学825,2020)

3.如何理解马克思的“报刊的有机运动” (简答/论述题,郑州大学440,2020)

4.报刊的有机运动对当代传播实践有何启示(简答,华南师范大学440,2021)

5.论述马克思恩格斯的党报思想(论述题,新疆大学440,2020)

6.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党报思想(简答,南京师范大学440,2021)

7.马克思、恩格斯对于新闻本质的思考(简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440,2021)

8.论述马克思恩格斯新闻传播规律探索的内容。(论述题,新疆大学440,2020)

9.科学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论述题,天津师大学硕,2019)

10.马克思说“根据事实写新闻”,不是“根据希望写新闻”,说明新闻活动的原则。(论述题,辽宁大学,634,2021)

马恩与《新莱茵报》

1848年2月,马、恩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问世。随后,欧洲大陆爆发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了指导同盟运动,马、恩于1848年6月1日在科伦创办了《新莱茵报》,这是世界上第一份马克思主义日报。列宁称赞它是“革命无产阶级最好的、无与伦比的机关报”。1849年5月19日被迫停刊,共出301期。

有机的报刊运动

马克思对报刊真实报道新闻的特点的术语。他认为,一个报纸记者只能从某个视角报道事实,有意无意地显现出事实的某一方面,只要报刊有机地运动着,全部事实就会被揭示出来。马克思根据报刊每日出版和讲求时效的特点,说明报道一件较大的事实时,新闻真实表现为一个过程。

02

列宁

真题导航:

1.列宁的新闻思想(简答题,新疆大学712,2020)

2.列宁的党报思想(简答题,中国政法大学,781,2021)

3.阐述列宁的党性原则内容(简答题,河北大学440,2020)

4.列宁对新闻自由的思考(简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440,2021)

5.列宁”组织者”的作用(简答,新疆大学440,2021)

6.如何理解列宁关于报刊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工具的观点(马新观题,中南财大,2019)

7.列宁的“报刊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鼓动者也是组织者”,评析列宁、布尔什维克、中国共产党在民国时期的活动(论述题,南师大专硕,2019)

《火星报》

1900年12月24日,第一份全俄政治报——《火星报》在德国莱比锡创办(后又迁往慕尼黑、伦敦、日内瓦出版)。《火星报》编辑部由列宁等六人组成,列宁在创办全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定为党的中央机关报。从52期起,《火星报》的领导权被孟什维克掌握,报纸因此而成为反对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工具。此后,党内称52期以后的《火星报》为“新《火星报》”,52期以前的《火星报》为“旧《火星报》”。新《火星报》于1905年停刊。

党性原则

由列宁提出,是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精髓,是中国新闻事业的一项基本制度。其表现为:思想上,必须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政治上,必须和党中央保持一致,宣传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组织上,自觉接受党的领导,严格遵守党的组织和纪律。

03

毛泽东

真题导航:

1.舆论一律(名词解释,北京大学633,2019)

2.毛泽东新闻思想(简答题,华中科技大学440,2019;简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334,2021)

3.毛泽东指出:“党报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工作”你如何理解这观点?(马新观题,中南财大,2019)

4.毛泽东“跑衙门跑不出好记者”的理解(简答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440,2020)

5.毛泽东说跑衙门是跑不出好记者的,谈谈你的理解(写作题,中南财大,2019)

政治家办报

毛泽东对党报工作性质的喻证。1957 年 4 月以后,他多次批评《人民日报》领导人书生办报、死人办报、教授办报,随后提出政治家办报的要求。概括他的多次讲话,这一要求的内涵是:党报对党的政策要及时宣传,不能闻风不动,无动于衷;报纸的宣传,要联系当前政治;办报要懂政治、策略、理论;要多谋善断,对问题一眼看准,立即抓住,不能多端寡要和多谋寡断。

舆论一律、舆论不一律

毛泽东 1955 年提出“舆论一律”和“舆论不一律”的论证,是从人民民主专政对敌人和对人民两种作用的角度论述的。他写过《驳“舆论一律”》的文章,指出:在人民内部,允许舆论不一律,而对反革命分子,则要实行舆论一律。胡乔木在 80 年代初对舆论一律与不一律作了补充说明,指出,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内部的舆论,是不一律的,但也不是在任何问题上都不一律,诸如在中国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要坚持党的领导等基本问题上,应当是舆论一律。舆论不一律就是舆论自由。舆论自由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社会舆论是多样化的,这是客观存在,应当承认这种多样性,发扬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使人民享有充分的言论自由,对不同舆论不能压制。

传播学

?两大源流——欧洲源流

01

塔尔德

真题导航:

简述塔尔德的理论观点(简答题,内蒙古大学,440,2021)

法国社会学家、西方社会知名的心理学家、统计学家和犯罪学家。其“模仿理论”认为一切社会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纯粹的发明是极少见的,大量的行为是模仿。模仿是通过人与人的接触和传播发生的,既然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现象”,那么传播就是最基本的互动渠道。

塔尔德还对舆论的结构及其形成、运动过程作了详细的分析,并对作为舆论主体的“公众”的概念作出了严格界定,认为报刊是公众的“精神纽带”,它在“理性的舆论”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02

齐美尔

乔格·齐美尔(georg simmel,1858—1918)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形式社会学的创始人,也是传播学早期学术思想源流之欧洲源流的重要学者。他的主要著作有《社会分化论》和《社会学的根本问题》等。

齐美尔的主要贡献在于:齐美尔是最早研究“群体对个人行为的影响”的社会心理学家,并且最早提出了传播网络理论。他认为社会上的个人都是由特定的信息渠道相互连接的,要解释人的行为,最根本的是要搞清个人在这个传播链中的位置,也就是“与谁有着信息传播的关系”,他把这个传播网络描述为“舆论的厨房”。齐美尔的传播网络理论为后来的传播学者分析“人类的传播网络”提供了理论方面的支持;同时他对人际互动的看法直接影响了日后的芝加哥学派。

两大源流——美国源流

01

杜威

真题导航:

1. 结合亚里士多德在享乐论和实现论中对“幸福”做出的区分,以及杜威对审美经验的论述或其他理论资源,借鉴具体事例。谈谈你对“媒介的娱乐信息在多大程度上有亲社会功能、提供有意义的媒介体验”的理解。(简答题,浙江大学719,2019)

2.杜威与库利对民主与媒体讨论的意义(简答,中南大学440,2020)

著名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学家,芝加哥学派的先驱。他强调教育在社会改造中的作用,认为大众传播是变革社会的重要工具。他设想通过出版一张张小报来改造哲学,创办以报道社会科学最新成果和改良社会为宗旨的《思想新闻》报。他认为大众传播在改造社会方面具有强大的潜在力量,新的传播技术将会导致社会价值体系的重构。

02

库利

真题导航:

1. 美国社会学家库利:传播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赖以成立和发展的机制——包括一切精神象征及其在空间中得到传递、在事件上得到保存的手段。它包括表情、态度和动作、声调、语言、文章、印刷品、铁路、电报、电话以及人类政府空间和时间的其他任何最新成果——《社会组织》1909。结合传播学,谈谈你的看法。(论述题,辽宁大学,634,2021)

2.?论述库利的传播学贡献(论述题,浙传334,2019)

美国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美国传播学研究的先驱。他提出了“镜中我”理论,认为个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这种认识是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形成,他人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而传播是“镜中我”形成的主要机制,既是个人社会化的途径,也是将整个社会连成整体的纽带;提出“初级群体”概念,认为个人日常所处的基本群体是社会化的基础。库利关注传播对于整个社会和人类发展的重要作用,用社会学理论解释传播现象,为传播学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03

米德

真题导航:

1.米德的主我客我理论(简答题,上海师范大学,643,2021; 名词解释,武汉理工大学334,2021; 简答,浙江工商大学440,2021;名词解释,河南大学334,2020;名词解释,河北经贸大学,614,202;名词解释,大连理工大学,334,2021)

2.简述米德的主我客我以及相互作用(简答题,上大640,2020)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社会心理学中互动理论的创始人之一,芝加哥学派二号人物。他提出“角色扮演”概念,认为个体通过与他人的互动而认识他们自己,他人告诉这些个体自己是谁;提出“主我(i)”与“客我(me)”理论,对理解人类传播的社会性具有重要意义;提出“内省式思考”;提出“符号互动论”(本人并没有使用“符号互动”这一概念,该概念是他的学生布鲁默在其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提出),认为人类传播通过符号及其意义的交流而发生。他关于人的社会化、社会角色取得以及社会自我理论对现代社会心理学和传播学具有很大影响。

04

帕克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芝加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大众传播的第一个理论家”(最早系统研究传播现象并进行理论化尝试的学者)。

其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有:他开创了关于四个重要论题的学术研究,即大众传播、种族关系、人类生态学和集体行为。借用齐美尔的陌生人概念,提出“边缘人”的概念。参与议程设置的研究,提出“把关”的原型。提出传播的概念:认为传播是在某种意义、程度上,个人由此得以推测他人态度和看法的社会心理过程。

05

李普曼

真题导航:

1.?李普曼三种意义上的现实(简答,烟台大学440,2021)

2.简述李普曼对传播学的贡献(简答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440,2020)

3.李普曼(名词解释,中国地质大学925,2021;名词解释,东北财经大学,334,2021)

4.李普曼对大众传播学的贡献(简答,中国地质大学642,2021)

李普曼是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和新闻工作者,是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在宣传分析和舆论研究方面享有很高的声誉。是较早探讨了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的学者之一。

在1922年的著作《公众舆论》中,开创了今天被称为议程设置的早期思想,此书被公认为是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在其代表作《自由与新闻》、《公众舆论》中,李普曼对新闻的性质及其选择过程进行了分析,还提出了两个重要概念:“拟态环境”和“刻板成见”。

“拟态环境”即指信息环境并非现实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刻板成见”即指人们对特定事物所持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为人们认识事物提供简便的参考标准,但阻碍其对新事物的接受,因而具有社会控制作用。李普曼强调大众传播的力量,认为大众传播是“拟态环境”的主要营造者并在形成、维护和改变一个社会的刻板成见方面拥有强大的影响力。

三大学派——经验学派

01

拉斯韦尔

真题导航:

1.拉斯韦尔(名词解释,南师大专硕,2019;名词解释,辽宁师范大学,440,2021;名词解释,安徽大学440,2021)

2.拉斯韦尔理论的贡献(简答,西北政法大学440,2021)

3.拉斯韦尔模式和香农韦弗模式(简答题,吉林大学334,2020)

4.拉斯韦尔传播模式(名词解释,长安大学334,2021)

5.评价拉斯韦尔宣传观(简答题,北京大学649,2019)

拉斯韦尔在1927年出版的《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中,第一次对世界大战中的宣传策略及其效果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拉斯韦尔进行了大量的同盟国宣传的内容分析,开创了这种内容分析定量方法的先河。

?主要贡献

①提出5w传播模式,确定了美国传播学的研究领域和对象,框定了传播学研究的整体架构并且使传播学倾向于效果研究。

②将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引入美国社会科学。

③开创了内容分析方法,即定性和定量研究传播信息的方法。

④在《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中提出传播的三大功能,分别为守望环境功能、协调社会各部分以回应环境的功能以及使社会遗产代代相传的功能。

02

卢因

真题导航:

1.卢因(名词解释,北京大学620,2019)

2.?群体动力论(名词解释,西南大学334,2019)

3.把关人要点和意义(简答题,上海交通大学,440,2021)

4. 把关人在智能传播中涵义的实践及理论变化,新的价值意义。(论述题,北京师范大学,829,2021)

5.?谈谈把关人理论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应用和变迁(简答题,郑州大学334.2020)

6.?社交化媒体时代信息内容的把关方式(简答题,东北财经大学,334,2021)

7.?社会协作新闻的把关,“先出版后过滤”模式的特点(简答题,上海师大643,2019)

8.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如何把关(简答,扬州大学334,2021)

库尔特·卢因(勒温)kurt lewin(1890-1947),美籍德国社会心理学家(犹太人),经验学派学者,是施拉姆所列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心理学中“场论”和“群体动力论”的最先提出者,创立了群体力研究中心,其主要著作有《生态心理学》(1943)《群体生活渠道》(1947)等。

卢因提出了群体动力论和把关人理论,研究了不少群体传播的问题,如群体归属关系和群体规范对个人态度和行为的制约、独裁的和民主的领袖对群体运作效率的影响等,二战中他将群体动力理论应用于对军队士气问题的研究。卢因的理论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在于群体动力论和把关人理论,其中群体动力论对美国传播学建立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也为传播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层面和方法,而他的“把关人”概念则被广泛应用于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制作和传达过程的研究当中。

03

拉扎斯菲尔德

真题导航:

1. 简述拉扎斯菲尔德符合“行政型研究"有何特征?(简答题,同济大学615,2019)

2. 拉扎斯菲尔德的贡献(简答题,中南大学440,2020;名词解释,中央民族大学619,2019)

3.?简述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简答题,北京邮电大学617,2020)

4.简述拉扎斯菲尔德的伊里调查为啥有重要意义(简答题,广州大学847,2020)

5.拉扎斯菲尔德的贡献(简答,河南大学334,2021)

6.简述拉扎斯菲尔德在《人民的选择》中提出的理论假说(简答题,北京工商大学,711,2021)

7.《人民的选择》研究背景,提出的理论,在当今新闻传播研究上的启示。(论述,烟台大学440,2021)

拉扎斯菲尔德是社会学方法论者,开创了对大众传播效果的研究。他开创性地使用精确的调查来度量媒介对于人们如何思考和行动的影响,其中最著名的研究之一是关于伊里县总统选举的投票研究。拉扎斯菲尔德的社会研究传统试图将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内容分析和个人传记、专题小组研究和焦点访谈结合起来。

?主要贡献

①提出意见领袖(舆论领袖)、两级传播、政治既有倾向假说。

2017年考研详细备考时间表及规划明年考…来自山东大学-微博(2017年考研成绩还能查到么)插图

②创立美国传播领域研究机构的原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应用社会研究所。这直接影响了之后传播学研究机构的设立模式,其中包括推进传播学建制形成的最大功臣施拉姆所创立的传播研究所。

③通过收集资料(焦点访谈、三角策略以及各种资料分析方法)的方法提出了调查方法论,这个过程中促成了“焦点小组”访谈法的最终形成。

04

霍夫兰

真题导航:

1.霍夫兰的说服模型(简答,广东外语外贸大学440,2021)

2.霍夫兰的宣传实验(案例,武汉理工大学616,2021)

3.霍夫兰与说服效果实验(简答题,南师大专硕,2019)

4.请简述霍夫兰对传播学的贡献。(简答题,北京大学(区分方向),637,2021)

5.霍夫兰传播研究(简答题,广西大学学硕,2019)

6.霍夫兰(名词解释,湖南大学440,2020;湖南大学714,2019;名词解释,湖南师范大学717,2021)

卡尔?霍夫兰是耶鲁大学实验心理学家,理论创新者,主要从事人类传播方面的实验,试图解释说服(态度变化)的因变量。霍夫兰指出,媒介缺乏让普通人立刻转变其强烈信仰的力量,甚至在媒介影响力的潜能被放大的实验室里也仅产生有限的效果。

?态度改变研究相关结论:

①高可信度的信源在传播行为之后会立刻导致较多的态度变化,但是,也同时存在着休眠效果;

②比起强烈的恐惧呼吁,温和的恐惧呼吁导致更多的态度变化;

③对于受教育程度或(和)智商低的受众来说,单面视角的信息导致更多的态度变化;而对于受教育程度或(和)智商高的受众来说,两面视角的信息会引起更多的态度变化;

④在一个信息中陈述一个结论,比起让结论含而不露的做法,会导致更多的态度变化;

⑤在社会上感到不适应和自我评价不高的人,比起在社会上离群索居的人来说,经历了更多的态度变化;

⑥积极参与说服过程的人,比起消极的参与者来说,具有更多的态度变化;

⑦对待一个与群体标准相反的观点,受群体强烈吸引的个人具有较少的态度变化。

05

施拉姆

真题导航:

1.徳弗勒——施拉姆模式(名词解释,大连理工大学334,2020)

2.简述施拉姆提出的大众传播模式(简答题,四川大学440,2020)

3.施拉姆循环模式的内容和意义、局限(简答,湖南师范大学440,2021)

4.评价施拉姆循环模式(简答,山东师范大学334,2021)

5.施拉姆(名词解释,华南师范学334,2020;名词解释,中央民族大学440,2019;名词解释,北京工商大学,711,2021;名词解释,华中科技大学866,2021)

6.施拉姆一生对传播学的贡献(简答题,河南大学334,2020;简答题,上海大学专硕,2019)

6.施拉姆在传播学建制过程中的影响(简答题,福建师范大学872,2020)

7.施拉姆的社会功能还有分类法的意义。(简答题,湖南大学440,2020)

8.施拉姆社会功能说(简答,江西师范大学440,2021)

9.施拉姆关于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简答,广东外语外贸大学440,2021)

威尔伯·施拉姆(wilbur lang schramm)是传播学科的集大成者和创始人,被誉为“传播学鼻祖”、“传播学之父”。

施拉姆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在于他把美国的新闻学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其他学科综合起来进行研究,在前人传播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修正并使之系统化、结构化,从而创立了一门新学科——传播学。他创立传播学的标志是1949年由他编撰的第一本权威性的传播学著作——《大众传播》的出版。这本书收录了政治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语言学家以及许多其他学科的专家对传播学的研究成果。施拉姆当时还仅限于挖掘前人和他人的传播研究成果,并加以整理,使之系统化。

三大学派——批判学派

01

文化研究学派:霍尔

真题导航:

1.?斯图亚特霍尔对传播学的贡献.(简答题,北京外国语大学,440,2021)

2.谈谈霍尔的三种解读方式(简答题,苏州大学440,2019)

3.文化研究学派(名词解释,南师大学硕,2019)

4.论述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举例说明几种不同的受众解码方式(论述,兰州大学440,2021)

5.以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分析新冠疫情期间的新闻热点现象(简答,华南师范大学440,2021)

6.霍尔的编码解码模式并举例三种常用解码模式(简答题,中山大学643)

7.简述“编码-解码”理论的内涵(简答题,同济大学615,2019)

8.结合某个传播现象,讲讲你理解的文化产业和文化研究(论述题,复旦大学823,2019)

9.霍尔的受众观(简答题,中央民族大学,440,2021)

10.斯图尔特霍尔接合/咬合(articulate)理论的主要观点和意义。(15分)(简答题,中国人民大学,824,2021)

11.霍尔高低语境特征(简答题,电子科技大学623.2020)

英国文化研究的杰出代表人之一,曾任英国伯明翰大学的“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终身致力于媒介与大众文化研究。

编码与解码理论

“编码”是指信息传播者将所传递的讯息、意图和观点,转化为具有特定规则的代码。“解码”则是信息接受者,将上述代码按特定规则进行解读。斯图亚特·霍尔认为,传播者出于意识形态的目的,有选择地对信息进行编码,并且为了那些目的操控语言和媒介。其次,接收者(解码者)并未被迫接受所传送的信息,而是能够根据本身的经验或间接,通过不同或者对立的诠释来抗拒意识形态的影响。

存在三种不同的解码立场:①统治-霸权立场:认同主导意识形态;②协商立场:既保留又批判;③对立立场:解读完全相反的新意义。

02

文化研究学派:葛兰西

真题导航:

1.什么是葛兰西转向(简答题,北京大学649,2019)

2. 葛兰西文化霸权理论(简答题,福建师范大学872,2020)

3. ________是葛兰西在《狱中札记》首次提出(填空,华中师范大学440,2021)

葛兰西是意大利共产党的创始人,他在《狱中笔记》中最早将“霸权”一词作为社会分析的一个主概念加以使用。

文化霸权

文化霸权也称“文化领导权”。描述社会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支配关系,这种支配关系不仅依赖暴力强制维持社会政治经济秩序,而且必须具有意识形态上的主导地位,通过教育、教化,使被统治阶级在心理、意识、观念上都顺从现状,满足于现状,形成广泛的“社会合意”,以保持他们在国家经济、政治与文化方面的权力,这种领导权建立在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共同信仰上,及统一的意识形态上。

“霸权”实际上就是统治阶级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领导权。在葛兰西看来, 每一种占统治地位的文化都是在它所面对的群体的常识态度和行为之中确立自身的。霸权是在意识和表述领域里发挥作用的,当社会、文化和个人的整体都用权力集团解释、确立和传播的术语进行感知时,它就极有可能获得成功。

03

法兰克福学派:阿多诺

真题导航:

1.阿多诺关于大众文化的基本观点(简答题,中央民族大学,619,2021)

2.阿多诺电视理论研究中的主要观点。(简答题,四川大学636,2019)

3.文化工业的理解(辨析题,湖北大学334,2020)

4.文化工业(名词解释,浙江大学719,2019;名词解释,山西大学440,2020)

阿多诺将大众文化定义为:“一种都市工业社会或大众消费社会的特殊产物,是大众消费社会中通过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等大众传播媒介承载、传递的文化产品,这是一种合成的(synthetic)、加工的(processed)文化产品,其明显的特征是它主要是为大众消费而制造出来的,因而它有着标准化和伪个性(pseudo-individuality)的特色。”

此外,阿多诺将商业化的大众文化称为“文化工业”(culture industry),与真正的民众的文化相区别。文化工业的最大特征就是为了消费而生产,为了实现生产效率的最大化,不同的文化类别,都具有统一性。

04

法兰克福学派:本雅明

真题导航:

本雅明(名词解释,中传传播学815,2020)

本雅明提出“灵韵”概念。灵韵是本雅明用来隐喻事物为彰显自身独特性而散发的一种微妙的气质。现代社会中,艺术之所以能够成为艺术,是因其一方面宣称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另一方面又与日常生活和普通事物保持一定的距离。

本雅明认为现代世俗社会破坏了人们对传统、仪式、魔法和宗教的信仰。大众化生产同时破坏了艺术的独特性和距离感,从而也就导致了灵韵的消逝。而灵韵的崩溃在本雅明看来,即是艺术的民主化。艺术一度是少数人的专利,如今通过现代复制技术(摄影和电影)则能够为大众所共享。因此本雅明主张重建作者、产品和受众的关系;这种关系并非基于受众对(天才般的)作者或者(真善美的)作品的崇拜(这是艺术的自我表达),而应是一个更加平等、更强调合作的平台。

05

法兰克福学派:哈贝马斯

真题导航:

1.微博是哈贝马斯所说的公共领域,是否同意(论述题,厦门大学440,2019)

2.新媒介技术对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的挑战或影响(简答题,南京大学传播学学硕史论,2019)

3.在中国的场景中,有学者围绕媒介与公共空间,媒介的公共性,媒介与公共参与等议题进行了讨论。谈谈你对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的理解?中国公共空间的历史语域?中国公共空间生活如何打造?(论述题,浙江大学719,2019)

4.交往行动理论(名词解释,北京大学620,2019)

公共领域

哈贝马斯指出,伴随着17世纪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市民社会开始出现。之后专制国家从更大的社会之中脱离出来,国家与社会的分离不仅催生了非人格化的公共的国家权威,而且催生了个人在其中以私人身份追求各自利益的作为“私域”的社会。因此公共领域就是介于政治国家和公民社会之间的、公民自由讨论公共事务和通过话语形式参与政治活动的公共空间。

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是一种特殊的历史形态,最突出的特征是在阅读日报或者周刊、月刊评论的私人当中,形成一个松散但开放和弹性的交往网络,而剧院、博物馆、音乐厅、咖啡厅等对娱乐和对话提供了一种公共空间。在一个开放的私人小群体中,人们在身份平等的基础上,理性地交流彼此的观点。

交往理性

哈贝马斯将人类行为划分为四类:分别是目的性行为,又称工具性行为;规范调节的行为、戏剧性行为和交往行为。

哈贝马斯认为目的性行为是把交往看成仅仅为了实现自己目的的人的间接理解;规范调节的行为是把交往看成以及存在的规范性认可的人的争取意见一致的行为;戏剧性行为是晋级把交往看成吸引观众的自我表演。而最后一种交往行为则涵盖了前面所有的三种关系,因此更具合理性。因此,哈贝马斯提出将“交往理性”作为人类理性最基础的体现,并且以交往理性的规范作为人类理性最基础的规范。

06

传播政治经济学派:席勒

真题导航:

席勒的霸权理论(简答题,天津师大学硕,2019)

文化帝国主义

席勒在《传播与文化统治》一书中阐述了他对“文化帝国主义文”的见解。文化帝国主义是关于西方发达国家通过文化输出对不发达和欠发达地区实现文化霸权和文化控制的理论。它关注国际文化生产与流通过程中的不平等结构以及由此形成、扩大和加强了的跨国支配。席勒认为美国利用国内的“军事工业传播教育复合体”维持美国现有的制度,抵制变革。同时,国际领域内,不断将美国式的传播制度推销到世界各地,传播美国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席勒将这种单向的传播过程称为媒介帝国主义。

三大学派——媒介环境学派

01

英尼斯

真题导航:

传播的偏向(名词解释,中央民族大学334,2019)?

哈罗德·伊尼斯,加拿大学者,是最有影响力的媒介决定论者之一,在多伦多大学教授政治经济学,并影响了马歇尔·麦克卢汉。伊尼斯认为,一种文明占支配地位的传播技术是那个社会的文化和社会结构的中心,他将传播媒介看做是文明的真正本质。

传播的偏向

在《帝国和传播》中,伊尼斯提出“传播的偏向”概念,指出一切文明都是靠对空间领域和时间跨度的控制而存在的,传播媒介允许控制时间或空间的倾向,因此文明的兴起、衰落和占支配地位的传播媒介息息相关,对边远地区原材料的开发利用以及帝国权力的扩张,都与有效的传播系统分不开。

偏向时间的媒介,如石刻文字等,以它们作为载体,文字虽然难以传播,但是却可以永久存在,便于知识对时间跨度的纵向控制,有利于建立权威的、等级森严的社会等级制度。

偏向空间的媒介,如纸张以及早期的莎草纸、电报、广播等,虽然难以保存,但是却方便轻巧,易于运输和传播,偏于听觉和书面传统的结合,便于知识在空间上的横向延伸,有利于经济和贸易的发展,也可以在远距离内加以传播和控制,从而巩固政权,建立中央集权社会,但难以持久稳定。

02

麦克卢汉

真题导航:

1.?以“麦克卢汉与互联网”,700字作文(写作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440,2021)

2.?麦克卢汉是什么学派,举例其学派其他两个人物和观点(名词解释,苏大440,2020)

3.试论述麦克卢汉的基本理论、 阐述对其的评价。并说明他的理论对当代有何启示?(论述题,河北经贸大学,614,2021)

4.简述麦克卢汉媒介理论和局限(简答,扬州大学440,2021)

5.谈谈对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理解。(简答题,上海大学,334,2021)

6.技术的发展延伸了人的感官,但是技术的发展是不是使人变得被动了呢?(论述题,吉林大学,615,2021)

7.传统媒体和数字媒体的关系,媒介即讯息是否适应数字媒体理论(名词解释,苏大440,2020)

8.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谈谈麦克卢汉的思想理论。(论述题,中国政法大学,781,2021)

9.评论麦克卢汉和莱文森的两个观点(大概就是人决定媒介技术异化,媒介技术是刀),结合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并说明媒介技术对现代生活影响。(论述题,吉林大学,334,2021)

麦克卢汉作为媒介技术学派的典型代表人物,哺育了多伦多学派和纽约学派,极大地推动了媒介技术学派的发展。而且他对感官偏向的研究,将传播学与认知心理学、神经心理学和脑科学等学科连接起来,为跨学科研究打开了窗口。

媒介即信息

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口语媒介(部落社会)、文字印刷媒介(脱部落社会)、电子媒介(地球村),麦克卢汉把媒介作为社会发展和社会形态变化的决定因素来看待的。

媒介即人的延伸

任何媒介都不外乎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扩展或延伸。文字是视觉能力的延伸,广播是听觉能力的延伸,电视是视觉、听觉和触觉能力的综合延伸。说明媒介对人类感觉中枢的影响。媒介和社会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人的感官能力由“综合—分化—再综合”的历史。

热媒介和冷媒介

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

冷媒介:传达的信息含量少而模糊,在理解时需要动员多种感官的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

03

尼尔·波兹曼

真题导航:

1.尼尔·波兹曼(名词解释,西南大学学硕,2019;名词解释,山西大学,440,2021)

2.媒介娱乐化。(名词解释,中国农业大学,725,2021)

3.《娱乐至死》(名词解释,上海交通大学,440,2021)

4.?媒介生态学(名词解释,北京大学620,2019)

1968 年 , 媒介学者尼尔?波兹曼第一次提出了媒介生态一词 , 并将媒介生态学定义为:“将媒介作为环境的研究”(media ecology is the study of media as environment)。1979 年,波兹曼对 “媒介生态” 进行了这样的界定:媒介生态是对信息环境的研究。波兹曼的媒介批评三部曲——《童年的消逝》、《娱乐至死》、《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成为其媒介思想的集大成。

“媒介即隐喻”

这是波兹曼《娱乐至死》一书中的核心观点。波兹曼首先认为,媒介对于文化的精神重心和物质重心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于是媒介决定了物质信息与精神信息的内容、形式、到达受众的速度、影响以及受众的价值观。同时,媒介并非只是运载信息的单纯的工具,而是一种隐喻,它用一种隐蔽但有力的暗示来定义现实世界,其中媒体的形式极为重要,因为特定的形式会偏好某种特殊的内容,最终会塑造整个文化的特征。

04

保罗·莱文森

真题导航:

1.分析补偿性媒介理论的观点。(简答,华南师范大学334,2021)

2.?从媒介技术对社会的相互关系角度,比较麦克卢汉、保罗莱文森,尼尔波兹曼的媒介立场及媒介观(论述题,安徽大学662,2020)

3. 评论麦克卢汉和莱文森的两个观点(大概就是人决定媒介技术异化,媒介技术是刀),结合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并说明媒介技术对现代生活影响。(论述题,吉林大学,334,2021)

?保罗·莱文森是北美媒介环境学派的第三代代表人物,是数字时代的麦克卢汉,后麦克卢汉第一人。补救性媒介理论、媒介进化三阶段理论和媒介人性化趋势理论是保罗·莱文森媒介进化理论谱系的三大理论支柱,都是考察媒介技术进化过程和媒介技术与人及人类文明的关系。

媒介的人性化趋势理论

从“人性”的角度阐释媒介如何沿着符合人性的要求进化,从而提出人性化趋势的媒介进化理论。“人性化趋势”是莱文森在《人类历程回放》中首次创造的词语,用来描述媒介技术在进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越来越符合人类需求和便于人类使用它进行信息交流的倾向。媒介的人性化内涵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性化即媒介的自然化,媒介获取外界信息必然具有真实的一面,与人类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界特性保持一致;二是媒介符合人类在信息交流中感官平衡的需求。

补救性媒介理论

任何媒介和知识都是有缺陷的, 不完美是它们固有的特性,不过,媒介是人类理性的选择, 媒介的发展都可以补救那些人失去的生理需要。媒介进化过程正是人类控制媒介, 不断补救媒介缺陷和修补媒介带给人类负作用, 使媒介朝向更有利于人类生理特性和生活需求的人性化方向发展的过程。新旧媒介更替遵循“媒介竞人选择, 适人择者生存”的原则。媒介补救的类型有:媒介间的补救和媒介自身的补救。

05

梅罗维茨

真题导航:

1.梅洛维茨“消失的地域”(简答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624,2020)

2.梅罗维茨的”情境论”(简答题,上海大学,640,2021)

3.媒介情境论(名词解释,重庆大学440,2020)

媒介情景理论

梅洛维兹在其著作《消逝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中,创造性地将欧文·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和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相结合,提出“媒介情景”理论。

他指出由于电子媒介的介入,要做到对后台区域的信息进行隔离甚至封锁已经不可能,所以人们会选择一种“中区”的行为方式,即把前台区域和后台区域进行较大程度的融合,从而形成统一的形象,以此弥补因权威失落而带来的落差。而当下的电子媒介也使得在情景中出现了“公共情景”合并“私人情景”的现象。

新闻史

待解锁…

本期福利来啦!点赞本文,截图发后台就可领取新闻史部分的内容梳理!福利长这样哦!

★ ★ ★

图片

图片

满满的干货哦,还等什么,快来领取吧!

主编:羽生生

编辑:南北

????

gong2022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