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ul 27, 2024

民族学考研林耀华学术研究评述_人类学_社会_科学(民族学考研参考书目)

民族学考研林耀华学术研究评述_人类学_社会_科学(民族学考研参考书目)缩略图

原标题:民族学考研:林耀华学术研究评述

科学为本的民族学人类学学科发展

——林耀华学术研究评述

马 威

[提要]从《严复研究》开始,林耀华始终将“科学”贯穿于学术工作与人才培养。在林耀华的学术生涯中,他以科学树立规范,以科学服务社会并以科学开拓新领域,履行了一位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先驱者的使命。林耀华的学术生命折射了整个中国百年民族学人类学学科现代化建设的历程,反映出社会科学学术生产的动力与价值。20世纪90年代之后,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我国学科建设的科学坚持造成冲击,实验式、感悟式、自省式的民族志写作和研究影响了我国民族学人类学的学术规范性,影响了学科公信度,也使学科的学术地位逐渐边缘化。回归科学的学科发展,坚持学术研究的规范性,践行联系实践的人才培养,才能让民族学人类学融入学术服务现实的主流道路。

[关键词]林耀华;学科发展;科学为本;进化论

20世纪最后20年,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女性主义、后马克思主义等思潮质疑了19世纪末以来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的客观性,使学科的科学性遭遇严重挑战。2009年,美国人类学家协会年会在费城召开,主题是“人类学的终结”(the end of anthropology)[1]。这种解构式反省与对学科的自我批评也影响着包括中国在内的民族学人类学研究。21世纪以来,我国民族学人类学的学科讨论较少强调“科学属性”,人才培养方面弱化科学规范,缺乏严格的田野工作训练与要求,汪宁生所指出“田野工作方法仍无人讲求,在调查中不能按照科学程序办事”[2](p.8)的情况更加普遍。学术研究方法缺乏科学规范,其产出则缺乏科学价值,学科地位难以成立。

1940年,时任英国皇家人类学会会长的拉德克里夫-布朗,作了题为《论社会结构》(on social structure)的年度演讲,他明确地将人类学界定为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3](p.211-212)。进入我国,早期从事该领域研究的学者也以“科学”为蓝本,设计和发展我国的民族学人类学,以“科学的训练”开拓与传统“地舆方志”不同的实证方法,“搜集完全可靠的材料”[4](p.229),民族学人类学开始在中国现代学科体系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今,中国学界应该坚持回归“科学”,坚守学科规范的立场,参与到回应“人类学是否终结”的话题之中。本文以“科学”为主线,分三个阶段回溯我国著名民族学家林耀华如何以科学精神、科学立场和科学方法从事并推动民族学人类学学科发展①,从学科史角度确认“科学”在该学科发展过程中发挥的关键性作用,启发我们更加明确民族学人类学的学术基础,展望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的前景,回应全球化时代提出的学术命题。

一、问题的提出

学界对林耀华学术成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对作品《金翼》研究相对丰富而系统。渠敬东在弗思和庄孔韶等学者述评基础上,评价《金翼》价值在于“返回我们的生活世界来重新发现中国社会”[5];赵丙祥从《金翼》传记法分析来期待中国历史和社会研究的潜力与可能性[6]。同为汉人社会的研究作品,林耀华先生的硕士论文《义序宗族的研究》,也获得相对较多评价。②第二,对以《凉山夷家》为代表的少数民族研究,包括《康北藏民社会状况》《川康北界的嘉戎土司》《波密简史》等著作和论文的研究,主要将之放置在20世纪40年代中国边疆民族研究的整体序列中。[7]学界对《凉山夷家》评价最高,“实将罗罗社会学上之实事完全网罗无遗”[8],认为其重要价值在于将功能主义理论系统运用于少数民族调查,具有应用价值,呈现出民族学本土化研究的典范[9](p.71)。

回顾林耀华一生的学术研究,学界的研究呈现出两处空白。首先,缺乏对林耀华一生学术思想的总体概括与把握,研究局限于对某部著作或某个领域的研究,没有总体阐述贯穿林耀华一生的学术思想以及推动林耀华进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的持久动力。其次,对林耀华同时代的学术共同体思想研究薄弱,从知识社会学角度,缺乏将林耀华放置在知识生产的时代脉络中,并作为民族学人类学的知识生产者进行综合分析。

根据林耀华本人的叙述,他在义序作宗族调查时说要先从社区入手,进而分析组织、功能,亲属系统的系统与作用,最后用生命传记方法,描述个人在宗族内的生活,即“由整体到局部,由结构至功能”,要将个人放置在整体的社会框
民族学考研林耀华学术研究评述_人类学_社会_科学(民族学考研参考书目)插图
架之中,“注意于社会的活动部分,而非固定部分”,“详细观察,谨慎采访”,“把所有的实地状况,分析考核,融会贯通,……栩栩如生地描写民族精神”[10](p.156)。本文将借用林耀华的方法论,把林耀华的学术生命放置在社会背景和脉络中,从结构和关系角度考察林耀华的学术源流,对其开展个案式研究,分析他与其时代所面临的共同学术使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gong2022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