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ul 27, 2024

文学评论举例云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文学考研19年真题举例——用…(文学评论相关理论)

文学评论举例云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文学考研19年真题举例——用…(文学评论相关理论)缩略图

各位同学大家好,梅香筹备已久的“西方文论与评论写作”第一期课程已经正式上线,依然是以“每周直播”形式呈现,直播日期为11月5日-12月3日,共五节(每晚7:00直播,支持回听)。
本文为课程配套资料,试听课资料将全部免费公开展示,收费课程的相关资料会在公众号中仅仅展示一部分(报名可获得全部资料的pdf版)!课程优惠正在进行!截止日期12月5日!越早报名课程,受益越多,可以进群讨论哦!
课程简介链接:
例题三:云南大学2019年文学评论与写作真题
红玉米
——痖弦
宣统那年的风吹着
吹着那串红玉米
它就在屋檐下
挂着
好像整个北方
整个北方的忧郁
都挂在那儿
犹似一些逃学的下午
雪使私塾先生的戒尺冷了
表姊的驴儿就拴在桑树下面
犹似唢呐吹起
道士们喃喃着
祖父的亡灵到京城去还没有回来
犹似叫哥哥的葫芦儿藏在棉袍里
一点点凄凉,一点点温暖
以及铜环滚过岗子
遥见外婆家的荞麦田
便哭了
就是那种红玉米
挂着,久久地
在屋檐底下
宣统那年的风吹着
你们永不懂得
那样的红玉米
它挂在那儿的姿态
和它的颜色
我底南方出生的女儿也不懂得
凡尔哈仑也不懂得(凡尔哈伦:比利时著名象征主义诗人)
犹似现在
我已老迈
在记忆的屋檐下
红玉米挂着
一九五八年的风吹着
红玉米挂着

1957年12月19日
一、悖论、隐喻、象征
记忆里的红玉米,因为没有生命,反而永生——永远不褪
文学评论举例云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文学考研19年真题举例——用…(文学评论相关理论)插图
色和腐烂。
叫哥哥的葫芦儿藏在棉袍里的感觉,可以同时是“温暖的”和“凄凉的”。
这里的悖论,依然如新批评所言,指向一个普遍的真理:只有在精神生命中,在艺术中,在脱离肉体躯壳时,“生命”才显得更加坚固而不会损毁。“红玉米”,作为现实的存在,是会颜色改变、性状改变的,是会随着时间而变质的;然而,作为诗人记忆和想象中的存在物,作为本诗的“象征物”,却永远生动,永远鲜艳,永远坚硬,永远挂在北方的屋檐下,永远承受着北风的吹拂。
它可以同时象征着许多内容:首先,如诗人自己所言,它是“整个北方的忧郁”,它象征着中国北方农村的文化,象征着中国普通农民性子的积极乐观(红色),千百年来在艰苦的环境中坚韧劳苦(硬朗的玉米,迎着寒风);其次,它象征着迁居台湾的作者对家乡的思念、眷恋与乡愁,“红色”是“血缘”的隐喻,象征着作者同这片土地的血缘、文化联络,象征着他的童年生活。
同“红玉米”相互配合,支撑起整个诗歌的象征物,还有一系列作者北方家乡的物件:雪、驴儿、桑树、办丧事时吹响的唢呐、装着叫哥哥的葫芦、棉袍、铜环、岗子、荞麦田——这些象征物相互配合,组成了一幅北方农村特有的乡土画面,也组成了作者的乡愁。
这样,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在作者的记忆中,棉袍中的葫芦儿是既“温暖”又“凄凉”的了,“温暖”的是回忆中的乡情,“凄凉”的是背井离乡的凄恻。
二、张力
字面含义:本诗的字面义,只是普通的叙事,讲述了旧时光中的、作者记忆中的北方情形,充满着常人都能理解的乡情,非常容易理解,有经验的读者,可以有共鸣;没有经验的读者,可以想象出来——因为一切都符合生活逻辑,无论是儿童玩耍的情景、办丧事的情景还是逃学的记忆。
外延意义:从哲学意义来看,宣统年间的风与1958年的风,是同样的北风,同样没有变化的,还有挂红玉米的习俗,和红玉米所代表的中国北方农村文化;然而,变了的,却是作者离乡背井,难回故土,在南方出生的女儿也断掉文化传承,同外国象征主义诗人一样不懂中国北方的文化。这种“变”和“不变”,“懂”和“不懂”的对比,就能让人想到苏轼的诗歌“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想到“人生有限而宇宙无穷”,想到人的渺小,人类历史在宇宙面前的短暂。
内涵意义:从内心意义来看,我们还可以从这首诗中读出人生的孤寂,女儿的不解乡愁,仿佛杜甫《月夜》中也写到过的“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诗人所写的一切,不过是他内心中的情形,其中只有回忆中的印象,没有能理解他的,与他产生共鸣的“生命”——诗中的私塾先生是打学生的严厉老师,表姐不在场,只有驴儿在场,陌生的道士们吹奏着唢呐,祖父已经去世,外婆家只能“遥望”,女儿不懂乡愁,外国人凡尔哈伦同作者都是诗人,都写象征诗,但隔着文化,他依然一点都不懂诗人的情感,诗人是这诗中唯一鲜活的生命,唯一能解读红玉米意象特征的人,唯一忧郁和悲伤的人。

例题四:南京师范大学2019年801文艺学专业写作真题
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破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要求:
(1)请鉴赏上面这首诗,自拟题目。
(2)文章篇幅在500字左右
一、悖论:老僧死去,故有新塔建成装载老僧的舍利。新与旧、死与生同时俱在,这道出了生命的循环,万物的转化规律,人之“老”、“死”,却成就了新物件的出现。
二、张力、比喻
从字面意义引申到外延哲学意义:这首诗的字面义容易理解,而且有趣,来自诗人对生活的敏锐观察,所以,颔联后来沉淀为了四字成语“雪泥鸿爪”,在中国文化中留下了痕迹。根据生活经验,“雪地上留下鸿雁脚印”不仅难得一见,而且稍纵即逝——其难得处在于:每年降雪有限,达到积雪程度更有限,而鸿雁是日常飞行的动物,停留在地面上,留下印记,十分偶然;而且,若持续降雪,则脚印很快要被覆盖,若不再降雪,则雪化掉了,脚印也湮没不见;纵然雪没有及时化掉,也没有后续降雪,这难得的“鸿雁脚印”也难免被后续车辙印、人的足印甚至其他动物的足迹所掩盖。总之,“雪泥鸿爪”这个意向非常传神得传达了世间万事都是“条件合适”才能产生,都是一时因缘际会才能出现,且缘聚缘散由不得人的深刻道理,体现了苏轼深刻的佛学素养,传达出来了“人生空幻”的世界观。而颈联更是令我们想到“生”和“死”,“新”和“旧”的相对关系,万物的生灭无常。
内涵意义:这首诗不仅可以符合人的生活经验,读之有日常惊喜感,而且还可以从“心理层面”去理解。人的踪迹如“雪泥鸿爪”,之前见过的“老僧”如今已经变成了“新塔”,一种人生无常、终究孤寂的感觉变浮现出来。而作者这首诗是一首“和诗”,当苏轼路过渑池,突然想到弟弟苏辙写过一首诗,于是兴起而和,然而这和诗同原诗已经有了时间的距离,而弟弟也并不在身旁,同如今的诗人,在空间上也有距离;所以,诗歌的尾联看上去是再向弟弟絮叨家常:“你还记得当年我们一同停留在这里的情形吗?”所谓“路长人困蹇驴嘶”其实就是一种对当年情境的追忆和细节描绘,然而,这句问话其实并不能得到及时的回应,而诗人心中对当年的“印象”也未必与他弟弟相共。从内心层面看,这首诗通过提及“逝者”(老僧),同“不在场者”(弟弟)对话,体现出一种内在深刻的孤独,体现出一种渴望心灵交流,却无法得到及时满足的落寞,暗示着人类难以化解的深层孤寂。

gong2022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Back to Top